抱歉,取了一个很狗血的标题,
虽然本来还能更狗血
比如
《雷克萨斯和一个男人朝夕相对的多天》
提笔写朱江,对十八哥是一件艰难而又有意思的事情。
坦白讲,十八哥与朱江不算熟悉,见到朱江的次数也很少。最大交集可能还停留在他两年前加入雷克萨斯中国任副总经理时,我在报纸专栏上写的那一篇《江积哲也为什么找朱江?》,这篇文章至今还在“雷克萨斯朱江”百度搜索结果的首页前几条。
“MINI营销的核心之处就是让品牌个性足够鲜明,让每个人一眼就明,要不马上爱得死去活来,要不就从此敬而远之。高度锐化的品牌形象,正是雷克萨斯一直以来最困惑,也最缺乏的东西。”两年前在分析雷克萨斯为什么会找朱江时,十八哥如此写道。
朱江就是那个为雷克萨斯的中国表达寻找灵*的人,而这也是朱江所说的三个哲学命题:雷克萨斯是谁,从哪里来,又要去哪里?
对于朱江来说,一开始一定也是一个挑战,毕竟他无法像玩MINI一样尽管恣意纵横了,反正越炽热的表达,越特立独行,就越能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资源抢占一席之地。
不过,在MINI身上展现出了极高营销天赋的朱江,最终凭借其高超的悟性,为雷克萨斯品牌表达找到了绝佳的文化依托——东方文化。
此时此刻,豁然开朗,独具东方神韵的“匠”字跃然而出。一下子,华丽丽地与三大德系豪华品牌划出了气质区隔,也悄无声息地跟中国消费者增进了天然的心理联系。
过去两年,朱江的匠心传播可圈可点,无论是茶道书音乐还是设计,都成了雷克萨斯品牌价值观的绝佳注脚。
犹如画龙点睛,回归东方文化的雷克萨斯一下子活过来了,被赋予了一股东方神韵,心内敛不张扬。但新的难题又开始横亘在朱江面前:
雷克萨斯的矛盾性。
因为雷克萨斯源自古老的东方,但又20多年前才诞生在美国;雷克萨斯是保守的,至今未国产,但无论定价还是设计却又都为大写的激进;雷克萨斯一直在产能供应上小心克制,但内心却从来不避讳回归中国豪车前四的决心;雷克萨斯是安静的,但却谁都知道F品牌澎湃着的赛道激情。
如何让中国消费者能清晰理解这样一个矛盾体?还是东方文化!
朱江不仅仅看到了矛盾,还看到了融合。而东方文化从来就是融合之道的集大成者,在东方人眼里水可至柔亦可至刚,而儒道进退在士大夫内心也可安然切换。
朱江已经为这种矛盾的融合,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诠释。“如果说富士山的冰雪纯净,象征着雷克萨斯的混动基因,追求静谧与环保;那么,富士山地表下涌动的滚滚熔岩,就是雷克萨斯难以磨灭的运动基因,追求极致激情。”
雷克萨斯,一个诞生于东方哲学的品牌,它亦动亦静,有着非常平衡的状态。
不过,留给雷克萨斯去跟用户解释、渗透这种东方哲学的时间也不多了。
“在年,雷克萨斯品牌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,不仅仅在中国,更是在全球。雷克萨斯产品设计形象正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,更加年轻、张扬、进取。”朱江跟十八哥分享道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